JN江南东南亚“钱王”:波折求学路、三次濒临破产、没钱也能开银行

  新闻资讯     |      2025-04-03 21:45

  JN江南东南亚“钱王”:波折求学路、三次濒临破产、没钱也能开银行在21世纪,漫长的求学路大家大多是一帆风顺地度过。但是在那动荡不安的时代,求学似乎成为了一件可望而不可及的事。

  但就是在那样一个时代,有一个人为了求学几经辗转;为了实现自己的银行梦,三进三出银行也心甘情愿!

  1929年,李文正出生于印度尼西亚的东爪哇省,在他五个月时,父亲得知祖父病重,立即带着全家返回福建莆田探望。

  在李文正一家回国不久后,祖父病逝。父亲返回印尼照料生意,留下母亲和他在这陪伴祖母。于是,李文正在莆田待了6年。

  因为他是家中唯一的男孩,所以祖母格外宠爱他。在这六年时间里,国内军阀混战,战火连连,生活动荡不安。祖母一直教导他,出去是为了学本事,学好本事再回来替家乡做事。

  在李文正上学期间,他的父亲很重视指导他的书法,并且引导他学习中国文化。因此,李文正在11岁时,就可以代乡亲们执笔写信回家乡。在校时,还担任学校月刊的主笔。

  1941年。日军占领印尼,父亲被抓走,李文正独自承担起经营杂货店的业务。后来虽然日本投降了,但是印尼仍然遭受荷兰殖民者的打压。

  正当李文正以为一切都已尘埃落定,终于可以安心读书时,战乱再次发生。而处于战争状态下的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几乎停课。

  重返印尼后,李文正用了6个月的时间考察爪哇岛的商业机会,最终得出做大生意要去首都雅加达的结论。

  1954年前往雅加达,在这里李文正决定开自行车行,以销售自行车零部件为主。为调查供货渠道,他四处走访并前往新加坡找货源。初到新加坡,他便拜访了一位叫黄亚信的亲戚。

  这位亲戚不仅为他介绍了一批货物批发商,还为其担保货款。靠进口货物,如收音机等电子产品和电子零部件等,李文正收获了人生第一桶金——20万新币。

  之后,李文正拿这笔钱和朋友合办了一家小商店,后来又和朋友合伙开设了东方三人有限公司,生意开始越做越大。

  但是好景不长,在1959年,印尼宣布货币减额政策。李文正遭遇债务危机,不过半年后,他手中的商品价格回涨,通过出售商品,最终化解危机。

  也就是在这一年,他偶然得知繁荣银行经营陷入困境,希望获得增资。从小就拥有银行梦的李文正立即联合家人和朋友,共同出资20万美元,获得银行66%的股份,并担任银行的董事长兼总经理。

  仅用16个月,李文正就挽救了濒临倒闭的银行,但由于不满银行的违规行为,最终选择离开。但是,这并不足以让他放弃他的银行梦。

  后来,李文正经人介绍,认识了当地非常有影响力的华人实业家黄源昌,并说服他一起成立银行。此外还说服了许多知名的华人实业家,成功收购陷入困境的宇宙银行。

  后来在金融危机过去后,李文正想要响应政府号召,将旗下的4家银行合并,但宇宙银行的股东强烈反对JN江南娱乐最新官网入口。最后他选择离开宇宙银行,并将其余三家银行成功合并。

  于是在1971年,泛印银行正式成立。但是后来泛印银行又出现违规问题,再加上其亲戚也参与其中,出于良知的驱动,4年后,他离开了泛印银行。

  随后,林绍良将印尼中亚银行的经营权交给了李文正。而他也不负林绍良的信任,用20个月的时间对中亚银行内部进行改革,并在1978年推动银行业务的电脑化。

  后来,为了将中亚银行打造成一家国际性金融机构,李文正在中国香港成立了“中亚资本”,收购沃森银行,并在纽约设立分行。

  1988年,他联合苏格兰皇家银行、日本Long Term Credit株式会社、纽约化学银行以及中国香港的怡富控股共同合资成立跨国金融公司,扩展中亚银行的融资渠道和能力,提升社会知名度,加强与外国银行的业务联系。

  到这时,中亚银行不仅实现了国际化,还成为印尼唯一的国际化银行,拥有150家分行。到1990年,其总资产达到7.5亿印尼盾,位列印尼银行第五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