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江南官方app下载中国通号2024年净利润4069亿元 同比增长135%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中国通号3月28日晚间披露的2024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坚持以“智能控制”为根技术,将多年来在轨道交通领域积累的智能控制技术向低空经济领域延伸,不断优化低空领域的技术创新和系统解决方案,并创新性提出“轨道交通+低空经济”融合发展模式,双赛道共同发力、协同发展。
2024年,中国通号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4.73亿元;实现净利润40.69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35%。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1.7元(含税)的现金红利。中国通号近三年累计现金分红54亿元,现金分红保持50%及以上的较高比例。
报告期内,公司清理退出市政工程总承包业务,设备制造JN江南官方网站、设计集成业务收入较上年分别增长8.02%、4.53%,工程总承包、系统交付服务板块收入同比分别下降64.96%、6.4%。整体来看,公司营业收入虽然下降,但收入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中国通号表示,2024年公司推动聚焦轨道交通和低空经济“双赛道”,培育低空空域管控业、无人机制造业、服务运营业,加快构建低空经济“三业一态”产业格局。公司锚定“管不住”就“飞不起”行业痛点,充分发挥智能运控核心技术,将自身优势向低空领域延伸,自主研发低空空域智能管控系统ID-Space1.0版,入选国资委“百大工程”项目,创新提出“一塔一城”低空通信专网方案,成功发布通号空管监视防护系统;获批“低空空域智能管控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参编工信部主导的《低空智能网联体系架构(2024版)》。挂牌成立低空智能公司,举办低空经济院士论坛,与院士团队共同构建“1+4”联合创新体系。广泛开展交流合作,签署9个战略合作协议,落地4家合资公司,携手中信集团、中国邮政、中国铁塔构建载人运营、物流运输、政务巡检低空产业生态。低空空域管控系统在南京实现首飞,在南安拿到首个合同订单;推动低空巡检、低空物流等场景在合肥、重庆、怒江等地示范应用,推动青岛、石家庄等地深化“轨道+低空”融合发展模式,打造湛江西至海口“空铁联运”跨海航线,打造贵州榕江县“村超+低空”新模式。中国通号产业发展体系实现战略性重构。
在低空智能管控系统搭建、无人机智能巡检、全域视联等领域,商业合同订单实现突破。携手紫金山实验室于2025年1月发布“一塔一城”低空通信专网解决方案,率先实现6G无蜂窝技术在低空领域的应用;携手中信集团开通“空铁联运”跨海航线,打造全国首例“低空+铁路”跨海综合立体交通示范场景。依托通信专业能力储备承揽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3.0双智专网项目,聚焦通信信息、电力、汽车电子和工控四大领域拓展轨道交通以外代加工业务,自有M系列换电站产品开始获取订单。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通号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2.36亿元,同比大增154.42%。公司2024年研发投入20.38亿元,同比增长0.02%。2023年10月至2024年4月,公司控股股东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有限公司以自有资金增持中国通号A股金额约人民币5015万元。
2025年,公司将紧抓铁路投资回升向好、城轨市场企稳回暖的良好机遇,以战略为导向,加快业务结构优化和布局调整,以创新为驱动,全面增强高质量科技供给,以市场为检验,全面提升企业经营创效能力,聚焦轨道交通行业运输效率提升和运营成本压降,推动新建、运维、改造项目全生命周期经营,进一步稳固存量,拓展增量。在海外业务领域,公司将进一步对标世界一流企业,持续优化经营布局,提升综合竞争力,保持逐年增长良好态势。在工程总承包及其他领域,公司将坚持聚焦主责主业,加快退出市政房建业务,同时聚力“轨道交通+低空经济”两条主赛道,布局发展智能轨交、智能低空、智慧城市、智能作业等智能业务,不断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